4月20日,首届“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论坛”在我校河西讲堂举办。
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张掖市人民政府、欧洲杯买球官网主办,祁连山生态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张掖生态研究院承办。论坛旨在以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为目的,服务祁连山区域绿色发展,打造高水平国家级智库。
论坛会场
论坛在欧洲杯买球官网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河西讲堂1、3号学术报告厅进行,共有21场次报告。欧洲杯买球官网副校长孙福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陈亚宁研究员、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刘贤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谢正辉研究员分别主持了论坛报告会。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主会场作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报告。傅伯杰围绕国际热点和前沿、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需求等对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祁连山生态资源保护建设提出了建议。
中科院院士傅伯杰作专场报告
在两个分会场,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与欧洲杯买球官网等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祁连山生态与黑河水资源保护、新常态下祁连山环境保护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对祁连山四大流域的水文、灾害、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和管理、技术、交通、数据等人为机制进行了专业评估。
第一分会场报告包括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牛最荣教授的“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区水文循环和径流量的影响研究”、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教授的“全球变化下水文学科现状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刘绍民教授的“黑河流域地表蒸散发的综合监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文智研究员的“河西走廊绿洲边缘雨养固沙植被建设与管理的生态水文机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陈亚宁研究员的“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水资源和生态影响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冯起研究员“祁连山地区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黄宁教授的“面向黑河水文模型集成的基于风吹雪动力学过程的积雪分布研究”、南京大学教授张永光“植被叶绿素荧光遥感探测与应用”、欧洲杯买球官网副校长孙福宝研究员的“全球变化下流域水分与能量演变机制”、欧洲杯买球官网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杨有海教授的“生态环境与铁路公路灾害防治”等10场报告。
第一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报告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新研究员的“祁连山四大流域山水林田湖遥感与物联网监测”、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刘洪鹄研究员的“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规律与调控范式”、西北师范大学地环学院副院长赵成章教授的“祁连山地牧民社会经济行为演变特征及其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谢正辉研究员的“包含取用水与地下水侧向流的陆面水文模型及其在黑河流域模拟中的应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熊有才教授的“Coupled livelihood improve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 integrated forest managemen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中科院西北院遥感室王建研究员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甘肃数据与应用中心工作汇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刘贤德研究员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祁连山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李小雁教授团队王佩副教授的“黑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水热传输过程及同位素示踪数值模拟研究”、绿洲农业与生态研究院副院长孔东升教授的“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演替驱动力研究”、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主任魏生龙教授的“祁连山大型真菌物种与生态多样性研究”等10场报告。
第二分会场
张汉燚、孙福宝副校长分别在两个分会场进行了总结,他们对国内顶尖专家一行不辞辛劳、不远千里来欧洲杯买球官网传经送宝表示感谢。要求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师要积极与专家保持联系,扎实做好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的科研工作。
会议期间,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与会专家及领导,中国新闻社、新华网甘肃频道、光明日报甘肃记者站、科技日报甘肃记者站、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和甘肃广播电台等数家媒体记者,欧洲杯买球官网校领导、各部门、各学院和科研平台负责人及教师代表200多人聆听了论坛报告会。
本次论坛定位明确,即为祁连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俱乐部”式的交流平台,加强协作和相互交流,积极推动祁连山生态与水资源保护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共同发展。
会后,专家一行对祁连山及黑河湿地进行了学术考察。
(供稿:办公室、科技处)